![]()
在生態保護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中國以其堅定的決心和實際行動,為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草原到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園區,再到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的鏡頭下,一幅幅生動和諧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展現了野生動物棲息樂園越來越多、越來越美的可喜變化。
![]()
蘇尼特草原:蒙古野驢的歡樂園
央視網傳來的消息令人振奮,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草原迎來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古野驢的回歸。這群外形獨特、體型健碩的生靈,以其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自由馳騁,不僅為草原增添了勃勃生機,也成為了生態恢復成效的生動注腳。近年來,隨著當地草原生態環境的穩步恢復和植被的日益茂盛,越來越多的珍稀野生動物選擇蘇尼特草原作為它們的家園,這里正逐步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
![]()
大熊貓國家公園:紅外相機下的萌態可掬
而在遙遠的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園區,紅外相機捕捉到了更加溫馨有趣的一幕。一只野生大熊貓對樹干上安裝的紅外相機產生了濃厚興趣,它好奇地走近,用鼻子嗅探,甚至對著鏡頭哈氣,這一幕不僅展現了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也反映了園區內大熊貓種群數量的穩定增長和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今年以來,白水江園區頻繁記錄到大熊貓的活動蹤跡,目前園區內野生大熊貓數量已達110只,這是生態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又一例證。
![]()
鹽池灣自然保護區:黑頸鶴數量的新飛躍
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黑頸鶴種群數量監測工作同樣傳來好消息。通過紅外相機的監測和工作人員的精心統計,今年共記錄到黑頸鶴281只,數量較去年大幅增加,創下了自2014年監測以來的新高。這一數據不僅體現了黑頸鶴種群在該區域的良好生存狀態,也彰顯了保護區在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黑頸鶴作為高原生態的旗艦物種,其數量的增長是對該地區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的直接肯定。
![]()
綜上所述,紅外相機作為現代科技手段在生態保護中的廣泛應用,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監測數據和直觀的影像資料,更見證了我國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隨著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棲息樂園得以恢復和擴展,這些美麗的景象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人類共同努力、和諧共生的美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