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生態保護和科研精進的道路上,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管理分局(以下簡稱“成都熊貓分局”)近日取得了一項重要進展。6月14日,該分局技術部負責人收到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提示——無線自組網紅外相機成功抓拍到了黑熊在山林間覓食的珍貴畫面。這一成就標志著成都熊貓分局在“天空地人”一體化網絡監測系統建設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一、系統概述
為了實現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高效監測,成都熊貓分局在片區內廣泛設置了紅外相機、智能卡口、動環設備等,并將這些設備鏈接至自然資源監測平臺。這一系統的構建旨在實現自然資源的“實時監測+長期監測”目標,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智慧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實時監測:守護生態安全
在實時監測方面,成都熊貓分局安裝的50臺無線自組網紅外相機能夠實時捕捉并傳輸影像數據。一旦有動物或人經過并被拍攝到,系統便會立即通知后臺并記錄相關信息。這不僅為基層工作人員提供了及時處理問題的依據,也大大減輕了巡護員的負擔。通過配套的手機APP和巡護站管理平臺,巡護員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巡護任務,確保生態安全。

三、長期監測:助力生物科學研究
長期監測則為大熊貓國家公園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支持。通過收集和分析監測平臺的數據,科研人員可以了解區域內的生物種類、數量、分布等信息,為生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例如,通過對比不同時段的監測數據,研究人員發現成都大邑地區的大熊貓數量有所增加,這為當地生態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未來展望
成都熊貓分局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智慧國家公園”建設。他們計劃增設更多無線自組網紅外相機,特別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脊處安裝設備,以監測高海拔生存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同時,他們還將關注“天空”領域,探索遙感衛星定位、無人機布設等新技術在監測體系中的應用,不斷提升監測體系的智能化水平。

五、結語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的“天空地人”一體化智慧監測網絡建設,不僅為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生物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隨著這一系統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大熊貓國家公園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